心理諮商如何幫助療癒創傷?五個核心歷程分享
- hsinyi75
- 6月27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6月30日

創傷,不只是過去的記憶。
它會悄悄改變我們看世界與愛人的方式。
我們每一個人,或許都曾經背著看不見的傷,
一邊生活,一邊學著修補自己。
在心理諮商裡,我們有機會重建安全感,
找回與自己連結的能力。
這篇文章,想陪你一起慢慢看見:
創傷如何影響我們,也如何在關係中被療癒。
一、創傷影響的是我們的經驗方式
一個人如果在關係中經歷過持續的傷害,
這些創傷經驗會重編我們的大腦與神經系統,
改變我們如何去感知世界、感知自己與他人。
久而久之便發現,我們不是用眼睛在看世界,
而像是戴上一層「濾鏡」在經驗這個世界。
👉 創傷會影響我們如何感知自己與別人。
👉 創傷也會改變我們怎麼活在這個世界上。
二、『關係』是療癒創傷的場域
讓人受傷的,常是關係;然而也是關係,能讓人復原。大多數深層的創傷,尤其是發展性創傷,往往來自:我們曾在關係中無法安全的做自己、表達情感或信任他人。
創傷的療癒,往往需要透過新的、安全的人際關係經驗來重建信任、自我價值與情感連結。
當神經系統慢慢被重塑身與心開始相信:「世界不再只有創傷版本的樣子了」。
👉 療癒,常常從一段「新的關係」開始。
三、療癒創傷不等於『永遠不再痛』
療癒,不是為了擺脫傷,而是為了與傷共處。
療癒創傷的終點,並不是「我不再因為過去的傷而感到痛」;而是——在安全、穩定、有界限、願意接納的關係中,能夠真正感受到:「有人理解我的處境、接住我的感受」。
當在關係裡發展出情緒調節、愛與被愛的能力⋯⋯即使,傷痛無法消失,心,也有了更大的空間來容納它。
👉 發展出情緒調節與愛的能力,傷痛的影響力也將慢慢變小。
四、原來傷痛,是可以有人陪的
當有人願意待在我們的痛裡,那裡就不再是孤單的黑洞。有時候,是因為有人真的願意待在我們痛的地方,不急著把我們拉起來,我們才慢慢學會:「原來,痛,是可以被陪著一起走過的」。
當我們曾經被好好陪伴過,也學會了怎麼陪著自己度過痛苦的感覺,我們也就慢慢成為——能夠陪伴他人、也能接住自己的「負傷療癒者」。
👉 我走過黑暗,但我沒有把心關起來。
👉 當我能夠理解自己的傷,這成為了關係中能夠看見並理解彼此的起點。
五、負傷前行,走在路上你並不孤單
當有意義的關係建立起來——世界不同了,對自我的感受也不同了。成為一個負傷的療癒者,不是結束了創傷的故事,而是開始以更自由、真實的方式,去活出自己、去連結他人。
這種價值感,不是來自外在表現或他人肯定,而是來自自己實際身體力行走過的這段療癒之路。
👉 我們都是負傷,但是「仍然前行」的人。
👉 療癒,不是結束創傷,而是走出一條新的生命路徑。
在創傷療癒的旅途中,我們可能會走得慢、會想停下來,甚至會懷疑是不是自己太脆弱了。
但是,有些時候,其實我們只是需要有人陪著,一起慢慢地、穩穩地,走一段。
不知道在看文章的你,也走在這條療癒創傷的路上嗎?
但願你知道,這條路上,你不是孤單一人。
💕 想進一步認識我們的心理師,或開始一段心理諮商歷程,請點擊下方連結⬇
如果你正走在療癒的路上,也許你不需要獨自承擔。
我們在這裡,等你來談談你的故事。
🔗 延伸閱讀:歡迎點選下方連結,追蹤我們的IG及FB,接收更多即時資訊與最新文章⬇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