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
面對重大意外事故,共感能力高的你,該怎麼辦?

  • hsinyi75
  • 5月22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如果這幾天⋯⋯你在新聞或社群上看到不斷重複播放的事故畫面, 心裡感到沉重、揮之不去,甚至會反覆回想那些瞬間—— 這意味著,你可能正在經歷「替代性創傷」。


替代性創傷,是一種因為高度同理心而產生的創傷反應

當我們接觸到別人的痛苦、理解並感受那份苦時,

我們的大腦和身心其實也在模擬:「如果這件事發生在我身上,那會有多難受?」



這種「感同身受」的能力, 能夠在人經歷巨大傷痛時,

帶來溫暖與療癒,因此而能扶持度過一些難以想像有多艱難的時刻。



可是,如果一直處在這樣的創傷反應之中⋯⋯

身心會開始過度疲憊,反而無法發揮本來能夠有的功能。



當身心似乎都一直處在危機和傷痛之中⋯⋯

可能會開始覺得「世界是很危險、不安全的」⋯⋯

也可能會感到「人好脆弱,誰都可能突然遭受意外衝擊」 ⋯⋯

也可能無法再相信自己是能掌握生活的,身處無力之中⋯⋯

也可能覺得 「我好脆弱、好渺小,我保護不了任何人」⋯⋯


然而,替代性創傷的發生正說著:「你其實已經有做些什麼了!」

你用自己的心,試著承接別人的痛」——這樣的你,非常珍貴。


而你的確也已經,用你可以的方式,來去回應這些傷痛。

不論是在心中祈求祈禱,或是用任何方式哀悼致意⋯⋯


這些都非語言的在對受傷、受苦的人說著:

「當傷痛發生,我在這試著理解和靠近你的痛苦,你不孤單」


也在對社會展示著,亦或是從社會中看到:「儘管不可泯滅的傷痛發生了,你和這個世界上的其他人 都關心著、想要相互扶持,去度過、去陪伴這個艱難的時刻」 ——這是用好多陌生微小善意所交織出的大網,一起修復傷痛。


能夠意識到自己與他人已經正在做的,非常重要。一方面,這樣的善意與行動的確為人帶來寬慰;另一方面,這也安撫著我們對這個世界的不安:「如果有一天,我也經歷了這樣的巨大傷痛,也會有人像現在的我一樣,這樣用心地陪在身邊。」



讓自己「安穩」,是這樣的時刻裡最重要的事。

因為只有當你安穩了、有先照顧自己了, 才有力量繼續與人連結,才有能量可以照顧他人。


如果看到相關的新聞畫面,會讓你感到心慌慌的、感到疲累,或是睡不著覺⋯⋯

每當意識到自己有感受時,可以試試看這樣做,來安頓自己的身心:


你可以輕輕地把手機放下,讓眼睛暫時遠離那些畫面,

雙手放在胸口,深深地呼吸幾次,慢慢讓心安靜下來。

對自己輕聲說:「我現在是安全的。我正在好好照顧自己。」


這一刻的你,正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:把自己帶回當下,回到安全之中。


練習把自己帶回來當下,就是最珍貴的修復

其實,能夠活在這個不全然安全的世界

但是卻能夠一次次感受到自己又再度是安全的,便已足矣


你非常珍貴。

但也正因為你這麼珍貴,才更需要學會:在每一次感同身受之後,回來安頓自己。



撰文:劉欣宜諮商心理師 2025/05/22

 
 
 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玩出愛與被愛-----四類型療癒性親子遊戲

為了更能幫助在幼兒園情緒常失控的小萍,我特別安排小萍與媽媽在遊戲室中玩不同的遊戲,下面是她們遊戲過程的場景之一。 媽媽:美雪老師說這個遊戲是我們一起玩積木,但由我先排,你再跟著我排一樣的圖形。 小萍:(自顧自開始排積木) 我不要,我要自己排。...

 
 
 

コメント


Bridge Counseling Center

bottom of page